吕氏春秋

《吕氏春秋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,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。它的哲学思想、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,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,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,进行深入的研究。这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察传

【题解】

“察传”就是对传言加以辨察,以定其是非。作者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。

那么如何才能弄清楚传言的是非呢?作者提出“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”,即根据情理加以判断,那样就可以得到真实情况了。

【原文】

六曰:

夫得言不可以不察。数传而白为黑,黑为白。故狗似玃 (1),玃似母猴 (2),母猴似人,人之与狗则远矣。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。闻而审 (3),则为福矣;闻而不审,不若无闻矣。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,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,审之也,故国霸诸侯也。吴王闻越王句践于太宰嚭 (4),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 (5),不审也,故国亡身死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玃(jué):兽名,似猕猴而形体较大。

(2)母猴:兽名,又称猕猴、沐猴。

(3)而:如果。审:审察。

(4)太宰嚭(pǐ):伯嚭,春秋楚人,为吴王夫差太宰,所以称为“太宰嚭”。夫差败越之后,伯嚭接受越人贿赂,极力劝说夫差允许越国求和,使吴国终为越王勾践所灭。

(5)智伯:名瑶,春秋晋哀公卿。赵襄子:名无恤,晋卿。张武:智伯的家臣。张武劝智伯纠合韩康子、魏桓子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,后韩、赵、魏三家暗中联合,反灭了智伯。

【翻译】

第六:

听到传闻不可不审察清楚。经过多次转述,白的就成了黑的,黑的就成了白的。狗像玃,玃像母猴,母猴像人,但是人和狗就差远了。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。听到传闻如果加以审察,就会带来好处;听到传闻如果不加审察,就不如没有听到。齐桓公从鲍叔那里听到关于管仲的情况,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听到关于孙叔敖的情况,听到以后加以审察,所以称霸诸侯;吴王夫差从太宰嚭那里听到关于越王勾践的议论,智伯从张武那里听到关于赵襄子的议论,听到以后不加审察,所以国破身亡。

【原文】

凡闻言必熟论,其于人必验之以理。鲁哀公问于孔子曰:“乐正夔一足 (1),信乎?”孔子曰:“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,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(2),舜以为乐正。夔于是正六律,和五声,以通八风 (3),而天下大服。重黎又欲益求人,舜曰:‘夫乐,天地之精也,得失之节也 (4),故唯圣人为能和。乐之本也 (5)。夔能和之,以平天下,若夔者,一而足矣。’故曰‘夔一足’,非‘一足’也。”宋之丁氏,家无井而出溉汲,常一人居外。及其家穿井,告人曰:“吾穿井得一人。”有闻而传之者曰:“丁氏穿井得一人。”国人道之,闻之于宋君。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。丁氏对曰:“得一人之使,非得一人于井中也。”求能之若此 (6),不若无闻也。子夏之晋,过卫,有读史记者曰 (7):“晋师三豕涉河”。子夏曰:“非也,是己亥也 (8)。夫‘己’与‘三’相近,‘豕’与‘亥’相似”。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“晋师己亥涉河”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乐正:乐官之长。夔(kuí):人名,善音律。

(2)重(chónɡ)黎:相传尧时掌管时令,后为舜臣。草莽:草野,指民间。

(3)通:调和。八风:八方之风。

(4)节:关键。

(5)乐之本也:这句话当作“和,乐之本也”,脱一“和”字。

(6)能:疑为“闻”字之误。

(7)史记:记载历史的书。

(8)己亥:干支纪日。

【翻译】

凡是听到传闻一定要深入考察,涉及到人的传闻一定要用常理加以验证。鲁哀公问孔子说:“听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,是真的吗?”孔子说:“从前舜想利用音乐把教化传布到天下,于是让重黎从民间把夔选拔出来,进荐给君主。舜任用他为乐正。于是夔正定六律,和谐五声,以调和八风,因而天下完全归服。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,舜说:‘音乐是天地之气的精华,是政治得失的关键,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。和谐是音乐的根本。夔能使音乐和谐,用以安定天下。像夔这样的人,有一个就足够了。’所以说‘夔一足’,并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啊!”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,家里没有井,要外出打水,经常有一个专门负责打水的人在外。等到他家挖了井,就告诉别人说:“我挖井得到一个人。”有人听到了,传言说:“丁氏挖井挖得一个人。”国人谈论这件事,让宋国国君听到了,派人去问丁氏。丁氏说:“我是说得到一个人使唤,并不是从井里挖到一个人。”对传闻如果这样不得法地寻根究底,就不如没有听到。子夏到晋国去,路过卫国,听到有人读史书,说:“晋国军队三豕渡过黄河。”子夏说:“这是不对的。‘三豕’应是‘己亥’。‘己’和‘三’相近,‘豕’和‘亥’相似。”到了晋国一问,果然回答说晋国军队己亥那天渡过黄河。

【原文】

辞多类非而是,多类是而非。是非之经 (1),不可不分。此圣人之所慎也。然则何以慎?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,则得之矣。

【注释】

(1)经:界限。

【翻译】

言辞有很多似乎错误其实是正确的,也有很多似乎正确其实是错误的。正确和错误的界限,不能不分清。这是连圣人都要慎重对待的。那么怎样慎重对待呢?就是要顺着自然的情理和人事的情理来考察听到的传闻,那样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。

上一篇:求人
下一篇:贵直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