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

《吕氏春秋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,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。它的哲学思想、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,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,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,进行深入的研究。这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壹行

【题解】

“壹行”就是使言行诚信专一。作者认为,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,言行都应自始至终坚持一定的准则,使人可以信赖,这样才可成就大功。文章集中批评了那种言行反复无常的做法。

【原文】

四曰:

先王所恶,无恶于不可知 (1)。不可知,则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朋友、夫妻之际败矣 (2)。十际皆败,乱莫大焉。凡人伦,以十际为安者也,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,多勇者则为制耳矣。不可知,则知无安君、无乐亲矣 (3),无荣兄、无亲友、无尊夫矣。

【注释】

(1)不可知:指言行无信、反复无常,令人不可捉摸。

(2)际:界限,指人们各自应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。败:坏。

(3)知:当是衍文。

【翻译】

第四:

先王所厌恶的,莫过于言行反复无常。言行反复无常,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朋友、夫妻各自的界限就要被破坏。十者的界限都遭到破坏,祸乱没有比这再大的了。大凡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,是靠十者的界限保持安定的。舍弃这十者的界限,人和麋鹿虎狼就没什么区别了,勇悍多力的人就会辖制别人了。言行反复无常。就没有人安定国君了,没有人取悦父母了,没有人敬重兄长了,没有人亲近朋友了,没有人尊敬丈夫了。

【原文】

强大未必王也,而王必强大。王者之所藉以成也何?藉其威与其利。非强大则其威不威,其利不利。其威不威则不足以禁也,其利不利则不足以劝也 (1),故贤主必使其威利无敌。故以禁则必止,以劝则必为。威利敌,而忧苦民、行可知者王;威利无敌,而以行不知者亡。小弱而不可知,则强大疑之矣。人之情不能爱其所疑,小弱而大不爱,则无以存。故不可知之道,王者行之,废;强大行之,危;小弱行之,灭。

【注释】

(1)劝:鼓励(向善)。

【翻译】

国家强大不一定称王天下,但称王天下一定要国家强大。称王天下的人赖以成功的是什么呢?是凭借他的威势和给人的利益。国家不强大,他的威势就不成其为威势,他的利益就不能给人好处。他的威势不成其为威势,就不足以禁止人们为恶;他的利益不成其为利益,就不足以鼓励人们行善。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要使自己的威势和给人的利益都无可匹敌。因此,他禁止为恶,人们就一定住手;鼓励为善,人们就一定去做。双方威势和利益相当,那么为百姓忧虑辛劳、言行诚信可知的人就会统一天下;威势和利益无可匹敌,但言行反复无常,这样的人就会灭亡。国家弱小而言行又反复无常,强大的国家就会猜疑它了。人之常情,不能爱自己猜疑的人,国家弱小而又不被大国喜爱,就没有办法生存。所以,言行反复让人不可察知这种做法,称王天下的人实行它就会衰落,强大的国家实行它就会危险,弱小的国家实行它就会灭亡。

【原文】

今行者见大树,必解衣县冠倚剑而寝其下。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,而安之若此者,信也。陵上巨木,人以为期 (1),易知故也。又况于士乎?士义可知故也 (2),则期为必矣。又况强大之国?强大之国诚可知,则其王不难矣。

【注释】

(1)期:约会。

(2)故也:当为衍文。

【翻译】

行路的人看见大树,就一定会脱下外衣,挂上帽子,把佩剑靠在树边,躺在树下休息。大树并不是人们的亲朋好友,但人们却对它如此放心,是因为它可以信赖。高山上的大树,人们常用来作为约会之处,是因为它容易看到的缘故。树木尚且如此,又何况士人呢!士人的道义如果诚信可知,那么他为人所瞩目就是必然的了。士人尚且如此,又何况强大的国家呢!强大的国家确实诚信可知,那么它称王天下就不难了。

【原文】

人之所乘船者,为其能浮而不能沈也 (1)。世之所以贤君子者,为其能行义而不能行邪辟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沈:同“沉”。

【翻译】

人们之所以乘船,是因为它能浮在水面而不会沉下去;世间之所以敬重君子,是因为他能实行信义而不会做邪恶的事。

【原文】

孔子卜,得贲 (1)。孔子曰:“不吉 (2)。”子贡曰:“夫贲亦好矣 (3),何谓不吉乎?”孔子曰:“夫白而白,黑而黑,夫贲又何好乎?”故贤者所恶于物,无恶于无处 (4)

【注释】

(1)贲(bì):卦名,六十四卦之一。

(2)不吉:“贲”是文饰的意思,其色斑驳不纯,这里说贲卦“不吉”,表示贵在纯粹专一。

(3)夫贲亦好矣:《周易》贲卦卦辞说:“小利有攸往”,所以子贡说“夫贲亦好矣”。

(4)处(chǔ):审度,辨察。

【翻译】

孔子占卜,得到贲卦。孔子说:“不吉利。”子贡说:“贲卦也很好了,为什么说不吉利呢?”孔子说:“白就应该是白,黑就应该是黑,贲卦又好在哪里呢?”所以贤者所厌恶的事物莫过于那些不纯粹专一的东西。

【原文】

夫天下之所以恶,莫恶于不可知也。夫不可知,盗不与期,贼不与谋。盗贼大奸也,而犹所得匹偶 (1),又况于欲成大功乎?夫欲成大功,令天下皆轻劝而助之 (2),必之士可知。

【注释】

(1)所得:当作“得所”。

(2)轻:疾,迅猛。

【翻译】

天下所厌恶的,莫过于言行反复无常。一个人如果言行反复无常,就连窃贼也不约他结伙,就连强盗也不与他谋议。窃贼强盗是非常邪恶的人,尚且要找合适的伙伴,又何况打算成就大功的人呢!想要成就大功,让天下人都竞相努力来帮助自己,一定要依赖于士的诚信专一。

上一篇:疑似
下一篇:求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