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

《吕氏春秋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,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。它的哲学思想、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,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,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,进行深入的研究。这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察贤

【题解】

本篇强调君主立功名关键在于得贤,得贤方可以垂拱而治。文中比较了宓子贱任人而治与巫马期任力而治的优劣,认为任力而治“中治犹未至”,实不可取。

【原文】

二曰:

今有良医于此,治十人而起九人 (1),所以求之万也 (2)。故贤者之致功名也,比乎良医,而君人者不知疾求,岂不过哉!今夫塞者 (3),勇力、时日、卜筮、祷祠无事焉,善者必胜。立功名亦然,要在得贤 (4)。魏文侯师卜子夏,友田子方,礼段干木,国治身逸。天下之贤主,岂必苦形愁虑哉 (5)!执其要而已矣。雪霜雨露时,则万物育矣,人民修矣 (6),疾病妖厉去矣 (7)。故曰尧之容若委衣裘 (8),以言少事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起:使……起,治愈。

(2)所以求之万也:这是找他治病的人成千上万的原因。

(3)塞:古代一种棋类游戏,又名“格五”。字又作“簺”。

(4)要:要领,关键。

(5)愁:通“揫(jiū)”,聚。

(6)修:善,好。

(7)厉:灾害,祸害。

(8)委衣裘:义同“垂衣裳”,喻无为而治。委,下垂。

【翻译】

第二:

假如有这样一个良医,给十个人治病治好了九个,找他治病的人必定会成千上万。所以,贤人能为君主求致功名,就好比良医能给人治好病一样,可是当君主的却不知赶快去寻找,这难道不是错了吗!如今下棋的人,用不着凭借勇力、时机、占卜、祭祷,技巧高的一定获胜。建立功名也是如此,关键在于得到贤人。魏文侯以卜子夏为师,与田子方交友,礼敬段干木,就使得国家太平,自身安逸。天下贤明的君主哪里必定要劳身费神呢?掌握治国要领就行了。霜雪雨露合乎时节,万物就会生长了,人们就会舒适了,疾病和怪异灾祸就不会发生了。所以人们说到尧的仪表形容,就说他穿着宽大下垂的衣服,这是说他很少有政务啊!

【原文】

宓子贱治单父 (1),弹鸣琴,身不下堂,而单父治。巫马期以星出 (2),以星入,日夜不居 (3),以身亲之,而单父亦治。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。宓子曰“:我之谓任人,子之谓任力;任力者故劳,任人者故逸。”宓子则君子矣。逸四肢,全耳目,平心气,而百官以治,义矣 (4),任其数而已矣 (5)。巫马期则不然,弊生事精 (6),劳手足,烦教诏,虽治犹未至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宓(fú)子贱:春秋末期鲁国人,名不齐,字子贱,孔子弟子。单父(shànfǔ):春秋时鲁邑,在今山东单县南。

(2)巫马期:姓巫马,名施,字子期,孔子弟子。他书或作“巫马旗”。

(3)居:止息,休息。

(4)义:宜,合宜,应该。

(5)数:术,方法。

(6)弊:毁坏,损害。事:用,耗费。精:指人的精气。

【翻译】

宓子贱治理单父,每天在堂上静坐弹琴,单父就治理得很好。巫马期披星戴月,早朝晚退,昼夜不休息,亲自处理各种政务,单父也治理得很好。巫马期向宓子询问其中的缘故。宓子说:“我的做法叫做使用人才,你的做法叫做使用力气。使用力气的人当然劳苦,使用人才的人当然安逸。”宓子算得上君子了。使四肢安逸,耳目保全,心气平和,而官府的各种事务处理得很好,这是应该的了,他只不过使用正确的方法罢了。巫马期却不是这样。他损伤生命,耗费精气,手足疲劳,教令烦琐,尽管也治理得不错,但还未达到最高境界。

上一篇:开春
下一篇:期贤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