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

《吕氏春秋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,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。它的哲学思想、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,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,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,进行深入的研究。这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任数

【题解】

本篇旨在论述“君术”,即君主驾驭臣下的权术和方法。文章提出:“因者,君术也;为者,臣道也。”意思是说,顺应自然,依靠臣下,无为而治,这是君主的统治之术;亲自做各种事情,这是臣子遵循的原则。不能君臣颠倒,君主去作臣子应该作的事。文章列举了申不害说昭釐侯,孔子困于陈、蔡之间等事例,说明人的耳目心智是有局限的,不足依恃。君主克服这种局限的方法就是要“去听”、“去视”、“去智”,要“清静待时”、“无知无为”,这样就可以耳聪、目明、智公,就可以达到大治的局面了。

【原文】

三曰:

凡官者,以治为任 (1),以乱为罪。今乱而无责,则乱愈长矣。人主以好暴示能 (2),以好唱自奋 (3),人臣以不争持位 (4),以听从取容,是君代有司为有司也,是臣得后随以进其业 (5)。君臣不定,耳虽闻不可以听,目虽见不可以视,心虽知不可以举 (6),势使之也。凡耳之闻也藉于静 (7),目之见也藉于昭 (8),心之知也藉于理。君臣易操 (9),则上之三官者废矣 (10)。亡国之主,其耳非不可以闻也,其目非不可以见也,其心非不可以知也,君臣扰乱,上下不分别,虽闻曷闻?虽见曷见?虽知曷知?驰骋而因耳矣 (11),此愚者之所不至也。不至则不知,不知则不信。无骨者不可令知冰 (12)。有土之君,能察此言也,则灾无由至矣。

【注释】

(1)任:胜任。

(2)暴(bào):显露,显示。

(3)唱:倡导。奋:矜夸。

(4)争:谏诤。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诤”。持位:保住官职。

(5)进其业:指做“持位”、“取容”之事。

(6)举:指举荐人,选取人。

(7)藉(jiè):凭借,依靠。

(8)昭:明亮。

(9)易操:交换彼此的职守。操,职守。

(10)三官:指上文所说的耳、目、心。

(11)驰骋:比喻无所拘束、无所不至。因:凭借。耳:语气词。

(12)“无骨”句:无骨之虫春生秋死,不知有冰雪。这里比喻愚君不可使知治国之道。

【翻译】

第三:

凡是任用官吏,把治理得好看成能胜任,把治理得混乱看成有罪。如果治理得混乱却不加责备,那么混乱就更加厉害了。君主以好炫耀来显示自己的才能,以好做先导来自夸,臣子以不劝谏君主来保持官职,以曲意听从来求得容身,这是君主代替官吏去作官吏所应当作的事,这样臣子得以跟着干那些保持官职、曲意求容的事情。君臣的正常关系不确定,耳朵即使能听也无法听清,眼睛即使能看也无法看清,内心即使知道也无法选择,这是情势使他这样的。耳朵能听见是凭借着寂静,眼睛能看见是凭借着光明,内心能知道是凭借着义理。君臣如果交换了各自的职守,那么上面说的三种器官的功用就被废弃了。亡国的君主,他的耳朵不是不可以听到,他的眼睛不是不可以看到,他的内心不是不可以知道,君臣的职分混乱,上下不加分别,即使听到,又能真正听到什么?即使看到,又能真正看到什么?即使知道,又能真正知道什么?要达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至的境界,就得有所凭借啊,这是愚蠢君主的智慧所不能达到的。不能达到就不能知道,不能知道就不会相信。没有骨骼的虫子春生秋死,不可能让它知道有冰雪。拥有疆土的君主,能明察这些话,那么灾祸就无法到来了。

【原文】

且夫耳目知巧固不足恃,惟修其数行其理为可。韩昭釐侯视所以祠庙之牲 (1),其豕小,昭釐侯令官更之。官以是豕来也,昭釐侯曰:“是非向者之豕邪 (2)?”官无以对。命吏罪之。从者曰:“君王何以知之?”君曰:“吾以其耳也。”申不害闻之 (3),曰:“何以知其聋?以其耳之聪也;何以知其盲?以其目之明也;何以知其狂?以其言之当也。故曰去听无以闻则聪,去视无以见则明,去智无以知则公。去三者不任则治,三者任则乱。”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。耳目心智,其所以知识甚阙 (4),其所以闻见甚浅。以浅阙博居天下,安殊俗,治万民,其说固不行。十里之间,而耳不能闻;帷墙之外,而目不能见;三亩之宫,而心不能知。其以东至开梧 (5),南抚多任数 (6),西服寿靡 (7),北怀儋耳 (8),若之何哉?故君人者,不可不察此言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韩昭釐侯:公元前362年—前333年在位。

(2)是:此。向者:刚才。

(3)申不害:战国时期郑国人,曾任韩昭侯相,主张法治,尤其注重“术”,即君主监督考核臣下、加强专制的方法。

(4)阙:缺。

(5)开梧:古代传说中的东极之国。

(6)多任数(yǐnɡ):古代传说中的南极之国。

(7)寿靡:古代传说中的西极之国。

(8)儋(dān)耳:古代传说中的北极之国。

【翻译】

再说,耳目智巧,本来就不足以依靠,只有讲求驾驭臣下的方法,按照义理行事才可以依靠。韩昭釐侯察看用来祭祀宗庙的牺牲,那猪很小,昭釐侯让官员用大猪替换小猪。那官员又把这头猪拿了来,昭釐侯说:“这不是刚才的猪吗?”那官员无话回答。昭釐侯就命令官吏治他的罪。昭釐侯的侍从说:“君王您根据什么知道的?”昭釐侯说:“我是根据猪的耳朵识别出来的。”申不害听到了这件事,说:“根据什么知道他聋?根据他的听觉好;根据什么知道他瞎?根据他的视力好;根据什么知道他狂?根据他的话得当。所以说,去掉听觉使之无法听见,那么听觉就灵敏了;去掉视觉使之无法看见,那么目光就敏锐了;去掉智慧使之无法知道,那么内心就公正无私了。去掉这三种东西不使用,就治理得好;使用这三种东西,就治理得乱。”以此说明耳目心智不足以依靠。耳目心智,它们所能了解认识的东西很贫乏,它们所能听到见到的东西很肤浅。凭着肤浅贫乏的知识占有广博的天下,使不同习俗的地区安定,治理全国人民,这种主张必定行不通。十里远的范围,耳朵就不能听到;帷幕墙壁的外面,眼睛就不能看见;三亩大的宫室里的情况,心就不能知道。凭着这些,往东到开梧国,往南安抚多任数国,往西让寿靡国归服,往北让儋耳国归依,那又会怎么样呢?所以当君主的,不可不明察这些话啊。

【原文】

治乱安危存亡,其道固无二也。故至智弃智,至仁忘仁,至德不德。无言无思,静以待时,时至而应,心暇者胜。凡应之理,清净公素 (1),而正始卒 (2)。焉此治纪 (3),无唱有和,无先有随。古之王者,其所为少,其所因多。因者,君术也;为者,臣道也。为则扰矣,因则静矣。因冬为寒,因夏为暑,君奚事哉?故曰君道无知无为,而贤于有知有为,则得之矣。

【注释】

(1)公素:公正质朴。素,质朴。

(2)卒:终。

(3)焉此:于此。焉,于。纪:纲纪,法纪。

【翻译】

治乱安危存亡,本来就没有两种方法。所以,最大的聪明是丢掉聪明,最大的仁慈是忘掉仁慈,最高的道德是不要道德。不说话,不思虑,清静地等待时机,时机到来再行动,内心闲暇的人就能取胜。凡是行动,其准则是,清静无为,公正质朴,自始至终都端正。这样来整顿纲纪,就能做到虽然没有人倡导,但却有人应和,虽然没有人带头,但却有人跟随。古代称王的人,他们所做的事很少,所凭借的却很多。善于凭借,是当君主的方法;亲自做事,是当臣子的准则。亲自去做就会忙乱,善于凭借就会清静。顺应冬天而带来寒冷,顺应夏天而带来炎热,君主还要做什么事呢?所以说,当君主的原则是无知无为,却胜过有知有为,这样就算掌握了当君主的方法了。

【原文】

有司请事于齐桓公,桓公曰:“以告仲父 (1)。”有司又请,公曰:“告仲父。”若是三。习者曰 (2):“一则仲父,二则仲父,易哉为君 (3)!”桓公曰:“吾未得仲父则难,已得仲父之后,曷为其不易也?”桓公得管子,事犹大易,又况于得道术乎?

【注释】

(1)仲父:指管仲。

(2)习者:指所亲近的臣子。习,近习。

(3)易哉为君:即“为君易哉”的倒装。

【翻译】

主管官吏向齐桓公请示事情,桓公说:“把这事情告诉仲父去。”主管官吏又请示事情,桓公说:“告诉仲父去。”这种情况连续了三次。桓公的近臣说:“第一次请示,说让去找仲父;第二次请示,又说让去找仲父。这样看来,当君主太容易啦!”桓公说:“我没有得到仲父时很难,已经得到仲父之后,为什么不容易呢?”桓公得到管仲,做事情尚且非常容易,更何况得到道术呢?

【原文】

孔子穷乎陈、蔡之间 (1),藜羹不斟 (2),七日不尝粒。昼寝。颜回索米,得而爨之,几熟,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(3)。选间 (4),食熟,谒孔子而进食。孔子佯为不见之。孔子起曰:“今者梦见先君,食洁而后馈 (5)。”颜回对曰:“不可。向者煤炱入甑中 (6),弃食不祥,回攫而饭之 (7)。”孔子叹曰:“所信者目也,而目犹不可信;所恃者心也,而心犹不足恃。弟子记之:知人固不易矣。”故知非难也,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(8)

【注释】

(1)陈、蔡:都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国。

(2)藜羹:带汤的野菜。斟:当作“糂”(依毕沅说)。糂(sǎn),以米和羹。

(3)攫(jué):用手抓取。甑(zènɡ):古代炊具,类似现在的蒸锅。

(4)选间:须臾,一会儿。

(5)馈:送给人食物,这里指献给鬼神祭品。

(6)炱(tái):凝聚的烟尘。

(7)饭:吃。

(8)“孔子”句:“孔子之”三字当为衍文(依陶鸿庆说)。

【翻译】

孔子被困在陈国、蔡国之间,只能吃些没有米粒的野菜,七天没有吃到粮食。孔子白天躺着睡觉。颜回去讨米,讨到米后烧火做饭,饭快熟了,孔子望见颜回抓取锅里的饭吃。过了一会儿,饭做熟了,颜回谒见孔子并且献上饭食,孔子假装没有看见颜回抓饭吃,起身说:“今天我梦见了先君,把饭食弄干净了然后去祭祀先君。”颜回回答说:“不行。刚才烟尘掉到锅里,扔掉沾着烟尘的食物不吉利,我抓出来吃了。”孔子叹息着说:“所相信的是眼睛,可是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以相信;所依靠的是心,可是心里揣度的还是不足以依靠。学生们记住: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呀。”所以,有所知并不难,掌握知人之术就难了。

上一篇:君守
下一篇:勿躬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