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题解】
所谓权勋,意思是衡量事功的大小。作者把忠、利分为大小两类,认为小忠小利是妨害大忠大利的,这叫做“利不可两,忠不可兼”。因此,圣人应该权衡利弊得失,“去小取大”。文章所举的具体事例,都是不懂得“权勋”之理,取小忠小利而招致国灭身亡。本篇主旨即在于提醒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,遇事要根据国治身安的根本利益来决定取舍。
二曰:
利不可两,忠不可兼。不去小利,则大利不得;不去小忠,则大忠不至。故小利,大利之残也;小忠,大忠之贼也。圣人去小取大。
【翻译】
第二:
利不可两得,忠不可兼备。不抛弃小利,大利就不能得到;不抛弃小忠,大忠就不能实现。所以小利是大利的祸害,小忠是大忠的祸害。圣人抛弃小的,选取大的。
【原文】
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 (1),荆师败,龚王伤。临战,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(2),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 (3),子反叱曰:“訾 (4)!退,酒也!”竖阳谷对曰:“非酒也。”子反曰:“亟退却也 (5)!”竖阳谷又曰:“非酒也。”子反受而饮之。子反之为人也嗜酒,甘而不能绝于口,以醉。战既罢,龚王欲复战而谋,使召司马子反,子反辞以心疾。龚王驾而往视之,入幄中,闻酒臭而还 (6),曰:“今日之战,不穀亲伤 (7),所恃者司马也,而司马又若此,是忘荆国之社稷,而不恤吾众也。不穀无与复战矣。”于是罢师去之,斩司马子反以为戮 (8)。故竖阳谷之进酒也,非以醉子反也,其心以忠也,而适足以杀之。故曰:小忠,大忠之贼也。
【注释】
(1)荆龚王:即楚共王,楚庄王之子,公元前590年—前560年在位。晋厉公:晋景公之子,公元前580年—前573年在位。鄢陵:地名,在今河南鄢陵西北。
(2)司马:官名。掌管军政。子反:楚公子侧之子。司马子反是这次战斗的楚军主帅。
(3)竖:童仆。阳谷:人名。他书或作“谷阳”。
(4)訾(zī):呵叱的声音。
(5)亟:速,急。
(6)臭(xiù):气味。
(7)不穀:诸侯的谦称。
(8)戮:陈尸。
【翻译】
从前楚龚王与晋厉公在鄢陵作战。楚军打败了,龚王受了伤。当初,战斗即将开始之际,司马子反渴了,要水喝,童仆阳谷拿着黍子酿的酒送给他,子反呵斥道:“哼!拿下去,这是酒!”童仆阳谷回答说:“这不是酒。”子反说:“赶快拿下去!”童仆阳谷又说:“这不是酒。”子反接过来喝了。子反为人酷爱喝酒,他觉得味道甘美,喝起来就不能自止,因而喝醉了。战斗停下来以后,龚王想重新交战而商量对策,派人去叫司马子反,司马子反借口心痛没有去。龚王乘车去看他,一进帐中,闻到酒味就回去了,说道:“今天的战斗,我自己受了伤,所依靠的就是司马了,可是司马又这样,他这是忘记了楚国的社稷,而又不忧虑我们这些人。我不与晋人再战了。”于是收兵离去。回去以后,杀了司马子反,并陈尸示众。童仆阳谷送上酒,并不是要把子反灌醉,他心里认为这是忠于子反,却恰好因此害了他。所以说:小忠,是大忠的祸害。
【原文】
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 (1)。荀息曰:“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 (2),以赂虞公,而求假道焉,必可得也。”献公曰:“夫垂棘之璧,吾先君之宝也;屈产之乘,寡人之骏也。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 (3),将奈何?”荀息曰:“不然。彼若不吾假道,必不吾受也;若受我而假我道,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 (4),犹取之内皂而著之外皂也 (5)。君奚患焉?”献公许之。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 (6),而加以垂棘之璧,以假道于虞而伐虢。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 (7)。宫之奇谏曰 (8):“不可许也。虞之与虢也,若车之有辅也 (9),车依辅,辅亦依车。虞虢之势是也。先人有言曰:‘唇竭而齿寒。’夫虢之不亡也,恃虞;虞之不亡也,亦恃虢也。若假之道,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。奈何其假之道也?”虞公弗听,而假之道。荀息伐虢,克之。还反伐虞,又克之。荀息操璧牵马而报。献公喜曰:“璧则犹是也,马齿亦薄长矣 (10)。”故曰:小利,大利之残也。
【注释】
(1)晋献公:晋武公之子,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。荀息:晋大夫。假道:借路。虞:国名。姬姓,在今山西平陆北。虢:国名。又名北虢,姬姓,在今山西平陆。
(2)垂棘之璧:垂棘出产的美玉。垂棘,地名,产美玉。屈产之乘:屈邑产的骏马。屈,晋地名,出骏马。乘,四马叫乘。
(3)币:礼物。指上文的璧、马。
(4)内府:君主储藏财物之处。外府:国中内府之外藏财物的府库。这里以外府喻虞,是把虞国看作晋国所有了。下文用外皂喻虞同。
(5)皂:通“槽”,牛马槽。
(6)庭实:诸侯间相互聘问,把礼物陈于中庭,叫庭实。
(7)滥:贪。
(8)宫之奇:虞大夫。
(9)车:齿床。辅:颊骨。二者互相依存。
(10)马齿:指马的年龄。薄:微。
【翻译】
从前,晋献公派荀息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,荀息说:“请您把垂棘出产的璧玉和屈邑出产的四匹马送给虞公,向他要求借路,一定可以得到允许。”献公说:“那垂棘出产的璧玉,是我们先君的宝贝啊;屈邑出产的四匹马,是我的骏马啊。如果虞国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不借给我们路,那将怎么办?”荀息说:“不会这样。他如果不借给我们路,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;如果接受了我们的礼物借给我们路,这就如同我们把璧玉从宫中的府库拿出来放到宫外的府库里去,把骏马从宫中的马槽旁牵出来拴到宫外的马槽旁去。您对此又忧虑什么呢?”献公答应了,派荀息把屈邑出产的四匹骏马,再加上垂棘出产的璧玉作为礼物献给虞公,来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。虞公贪图宝玉和骏马,想答应荀息。宫之奇劝谏说:“不可以答应。虞国和虢国,就像牙床骨和颊骨一样,互相依存。虞国和虢国的形势就是这样。古人有话说:‘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’虢国不被灭亡,靠着有虞国;虞国不被灭亡,也靠着有虢国啊。如果借路给晋国,那么虢国早晨灭亡,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了。怎么可以借路给晋国呢?”虞公不听,借路给晋国。荀息攻打虢国,战胜了虢国。返回的时候攻打虞国,又战胜了虞国。荀息拿着璧玉牵着骏马回来禀报。献公高兴地说:“玉璧还是老样子,只是马的年齿稍长了一些。”所以说:小利,是大利的祸害。
【原文】
中山之国有禸繇者 (1),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 (2),为铸大钟,方车二轨以遗之 (3)。禸繇之君将斩岸堙谿以迎钟 (4)。赤章蔓枝谏曰 (5):“诗云 (6):‘唯则定国。’我胡以得是于智伯?夫智伯之为人也,贪而无信,必欲攻我而无道也,故为大钟,方车二轨以遗君。君因斩岸堙谿以迎钟,师必随之。”弗听,有顷谏之。君曰:“大国为欢,而子逆之,不祥。子释之 (7)。”赤章蔓枝曰:“为人臣不忠贞,罪也;忠贞不用,远身可也。”断毂而行 (8),至卫七日而禸繇亡。欲钟之心胜也。欲钟之心胜,则安禸繇之说塞矣。凡听说所胜不可不审也。故太上先胜 (9)。
【注释】
(1)禸繇(róuyóu):春秋时国名。在今山西盂县一带。他书或作“仇酋”、“仇由”、“厹由”、“仇犹”。
(2)智伯:指智襄子,晋大夫。
(3)方车:两车并排。方,并列。
(4)岸:水边高地。堙(yīn):堵塞。
(5)赤章蔓枝:禸繇国之臣。
(6)《诗》云:下引诗是逸诗。
(7)释:置,放下。这里是停下来,不要再说了的意思。
(8)断毂(ɡǔ):砍掉车轴两头长出的部分。毂,车轮中心圆木,中间有孔用来穿轴。这里指车轴的两端。断毂而行是因为山路狭窄。
(9)先:当作“无”。
【翻译】
中山国内有个禸繇国,智伯想攻打它却无路可通,就铸造了一个大钟,用两辆车并排装载着去送给它。禸繇的君主要削平高地填平谿谷来迎接大钟。赤章蔓枝劝谏说:“古诗说:‘只有遵循确定的准则才能使国家安定。’我们凭什么从智伯那里得到这东西?智伯的为人,贪婪而且不守信用,一定是他想攻打我们而没有路,所以铸造了大钟,用两辆车并排装载着来送给您。您于是削平高地填平谿谷来迎接大钟,这样,智伯的军队必定跟随着到来。”禸繇的君主不听,过了一会,赤章蔓枝又劝谏。禸繇的君主说:“大国要跟你交好,而你却拒绝人家,这不吉祥。你不要再说了。”赤章蔓枝说:“当臣子的不忠贞,这是罪过;忠贞而不被信用,脱身远去是可以的了。”于是,他砍掉车轴两端就出发了,到了卫国七天,禸繇就灭亡了。这是因为禸繇的君主想得到钟的心情太过分了。想得到钟的心情太过分,那么安定禸繇的主张就被阻塞了。凡听取劝说自己过分行为的意见不可不慎重啊。所以最好不要有过分的欲望。
【原文】
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 (1)。齐使触子将 (2),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。齐王欲战,使人赴触子,耻而訾之曰 (3):“不战,必刬若类 (4),掘若垄 (5)!”触子苦之,欲齐军之败,于是以天下兵战。战合,击金而却之 (6)。卒北,天下兵乘之 (7)。触子因以一乘去,莫知其所,不闻其声。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 (8),无以赏,使人请金于齐王。齐王怒曰:“若残竖子之类 (9),恶能给若金?”与燕人战,大败。达子死,齐王走莒。燕人逐北入国,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 (10)。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(11)。
【注释】
(1)昌国君:燕昭王亚卿乐毅,因功封于昌国,号昌国君。将:率领。五国:指秦楚韩赵魏。
(2)触子:齐国将领。他书或作“蜀子”、“向子”。
(3)訾(zǐ):非难。
(4)刬(chǎn):铲除,消灭。
(5)垄:坟墓。
(6)金:指金属制的乐器。古代作战时,鸣金是退兵的信号。
(7)乘:追击、践踏的意思。
(8)达子:齐人。军:驻扎。秦周:齐地名。
(9)残:残余。竖子:小子,骂人的话。
(10)美唐:当是齐国藏金的地方。
(11)小利:指金。大利:指国。
【翻译】
昌国君乐毅率领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。齐国派触子领兵,在济水边迎击各诸侯国的军队。齐王想开战,派人到触子那里去,羞辱并且斥责他说:“不开战,我一定灭掉你们这些人,挖掉你的祖坟!”触子对此很愤恨,想让齐军战败,于是跟各诸侯国的军队开战。刚一交战,触子就鸣金要齐军撤退。齐军败逃,诸侯军追击齐军。触子于是乘一辆兵车离开了,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,也听不到他的信息。达子又率领残兵驻扎在秦周,没有东西赏赐士卒,就派人向齐王请求金钱。齐王愤怒地说:“你们这些残存下来的家伙,怎么能供给你们金钱?”齐军与燕国人交战,被打得大败。达子战死了,齐王逃到了莒。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,在美唐一起夺抢了很多金钱。这是贪图小利因而丧失了大利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