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

《吕氏春秋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,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。它的哲学思想、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,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,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,进行深入的研究。这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孟冬

【题解】

依五行学说,冬属水,是万物收敛闭藏的季节。所以天子发布政令,必须顺应冬阴闭藏之气。要命令百官督促百姓收敛聚藏,如“有不收藏积聚者”,“取之不诘”;要加高城墙,警戒城门里门,“备边境,完要塞”,“涂阙庭门闾,筑囹圄,以助天地之闭藏”;要祭祀“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”,祈求来年丰收,天子要“与卿大夫饬国典,论时令,以待来岁之宜。”

《孟冬》、《仲冬》、《季冬》三纪所统辖的文章,多是《节丧》、《安死》之类的内容。《吕氏春秋》的作者认为人的忠信、廉洁的品质也与闭敛有关,所以也将《至忠》、《忠廉》、《士节》、《介立》等篇放在这三纪之内。

【原文】

一曰:

孟冬之月,日在尾 (1),昏危中 (2),旦七星中 (3)。其日壬癸 (4),其帝颛顼 (5),其神玄冥 (6),其虫介 (7),其音羽 (8),律中应钟 (9)。其数六 (10),其味咸,其臭朽 (11),其祀行 (12),祭先肾。水始冰,地始冻,雉入大水为蜃 (13)。虹藏不见。天子居玄堂左个 (14),乘玄辂,驾铁骊 (15),载玄旂,衣黑衣,服玄玉,食黍与彘 (16),其器宏以弇 (17)

【注释】

(1)尾: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;在今天蝎座。

(2)危: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,在今宝瓶座及飞马座。

(3)七星:星宿名,即星宿,二十八宿之一,在今长蛇座。

(4)壬癸:五行说认为冬季属水,壬癸也属水,所以说“其日壬癸”。下文“其帝颛顼,其神玄冥,其虫介,其音羽,其味咸,其臭朽,其祀行”等等也都是先配五行再配四时的。

(5)颛顼:即高阳氏,五帝之一。五行家认为他以水德王天下,被尊为北方水德之帝。

(6)玄冥:少皞之子,名循,被尊为水德之神。

(7)介:甲,指龟鳖之类有甲壳的动物。

(8)羽:五音之一。

(9)应钟:十二律之一,属阴律。

(10)六:阴阳说认为,水生数为一,成数为六,这里指水的成数。参看《孟春》注。

(11)朽:指若有若无的气味。

(12)行:五祀之一。行指门内之地。

(13)雉:山鸡。大水:这里指淮河。蜃(shèn):蛤蜊。

(14)玄堂左个:北向明堂的左侧室。

(15)铁骊:黑色的马。铁,表示黑色。骊,黑色马。

(16)彘(zhì):猪。

(17)弇:掩闭,这里指器物的口敛缩而小。

【翻译】

孟冬之月,太阳的位置在尾宿。初昏时刻,危宿出现在南方中天;拂晓时刻,星宿出现在南方中天。孟冬于天干属壬癸,主宰之帝是颛顼,佐帝之神是玄冥,应时的动物是龟鳖之类的甲族,相配的声音是羽音,音律与应钟相应。这个月的数字是六,味道是咸,气味是朽,要举行的祭祀是行祭,祭祀时祭品以肾脏为尊。这个月水开始结冰,地开始封冻,山鸡钻入淮水变成蛤蜊,彩虹消失不再出现。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左侧室,乘坐黑色的车,车前驾黑色的马,车上插黑色的绘有龙纹的旗帜,天子穿黑色的衣服,佩带黑色的饰玉。吃的食物是黍米和猪肉,使用的器物宏大而敛口。

【原文】

是月也,以立冬。先立冬三日,太史谒之天子曰:“某日立冬,盛德在水。”天子乃斋。立冬之日,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,以迎冬于北郊。还,乃赏死事 (1),恤孤寡。

【注释】

(1)死事:指为国事而死。

【翻译】

这个月有立冬的节气,立冬前三天,太史向天子禀告说:“某天立冬,大德在于水。”于是天子斋戒,准备迎冬。立冬那天,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,到北郊去迎接冬的到来。迎冬回来,赏赐为国捐躯的大臣的子孙,抚恤救济这些大臣遗留的孤儿寡妇。

【原文】

是月也,命太卜祷祠龟策 (1),占兆审卦吉凶 (2)。于是察阿上乱法者则罪之 (3),无有掩蔽。

【注释】

(1)太卜:掌管卜筮的官,又叫卜正。龟策:龟指龟甲,策指蓍草,都是占卜的用具。

(2)占:视。兆:占卜时龟甲上烧出的裂纹。审:仔细研究。卦:卦象。

(3)阿(ē)上:阿谀上司。

【翻译】

这个月,命令掌管卜筮的太卜,祈祷于龟策,看兆象,算卦数,来考察吉凶。这时候,要察访那些曲意逢迎上司而扰乱法制的人,判他们的罪,不得有所包庇。

【原文】

是月也,天子始裘,命有司曰:“天气上腾,地气下降,天地不通,闭而成冬。”命百官谨盖藏。命司徒循行积聚 (1),无有不敛;坿城郭 (2),戒门闾,修楗闭 (3),慎关籥 (4),固封玺 (5),备边境,完要塞,谨关梁,塞蹊径,饬丧纪,辨衣裳,审棺椁之厚薄 (6),营丘垄之小大、高卑、薄厚之度 (7),贵贱之等级。

【注释】

(1)循行:巡视。

(2)坿(fù):增加。指加高加固城墙。

(3)楗:门上的木栓。闭:穿门闩的孔。

(4)关:当作“管”。管籥:锁硁。

(5)封玺(xǐ):指盖有印章的加封处。

(6)棺:内棺。椁(ɡuǒ):外棺。

(7)丘垄:坟墓。

【翻译】

这个月,天子开始穿皮衣。命令主管官吏说:“天气上腾,地气下降,天地之气不能相通,封闭而形成冬天。”命令百官谨慎对待仓廪府库之事。命令司徒去各地巡视积聚的情况,不得有没积聚的谷物。要加高加固城墙,警戒城门里门,维修门闩门鼻,小心钥匙锁头,加固印封,守备边境,修葺要塞,谨慎关卡桥梁,堵住田间小路,整饬丧事的规格,分别随葬的衣服,审察棺椁的厚薄,营造坟墓的大小、高低、厚薄,都要按照贵贱的等级。

【原文】

是月也,工师效功 (1),陈祭器,按度程,无或作为淫巧,以荡上心,必功致为上。物勒工名 (2),以考其诚;工有不当,必行其罪 (3),以穷其情。

【注释】

(1)工师:工官之长。效功:呈上百工所做的器物,意为考核功效。

(2)勒:刻。工:指制作器物的工匠。

(3)行:施予。

【翻译】

这个月,命令工师献上百工制作的器物,考核工效;摆出他们制作的祭器,看是否依照法度程式。不得制作过于奇巧的器物来摇动在上位者的奢侈之心,一定要以精密为佳。器物要刻上工匠的名字,以此来考察他们是否信诚。如果有不精细之处,一定要加以治罪,来追究他们的诈巧之情。

【原文】

是月也,大饮蒸 (1),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 (2)。大割 (3),祠于公社及门闾 (4),飨先祖五祀 (5),劳农夫以休息之。天子乃命将率讲武,肄射御、角力。

【注释】

(1)大饮:盛大的宴饮。蒸:祭名。这句意思是说,蒸祭结束后君臣大饮酒。

(2)天宗:指日月星辰。日为阳宗,月为阴宗,北辰为星宗。

(3)大割:指大杀祭祀用的牺牲。

(4)公社:官社、国社,即祭祀后土之神的地方。

(5)飨:飨祀。五祀:指户、灶、门、中霤、行等五种祭祀。

【翻译】

这个月,天子诸侯与群臣在蒸祭之后,举行盛大的宴饮。天子向日月星辰等在天之神祈求明年五谷丰登。大杀牺牲,在官社及门闾祈祷,然后祭祀先祖、五祀,慰劳农夫,使他们休养生息。天子命令将帅讲习武事,教军士练习射箭、驾车,比试体力。

【原文】

是月也,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 (1),无或敢侵削众庶兆民,以为天子取怨于下,其有若此者,行罪无赦。

【注释】

(1)水虞:掌管水利的官。渔师:掌管水产的官。赋:税。

【翻译】

这个月,命令掌管水利水产的官吏向百姓收缴水泉池泽的赋税,不得擅自侵犯百姓的利益,给天子在百姓中结下怨恨。有敢于这样做的人,一定要治罪而不得宽赦。

【原文】

孟冬行春令,则冻闭不密 (1),地气发泄,民多流亡。行夏令,则国多暴风,方冬不寒,蛰虫复出。行秋令,则雪霜不时,小兵时起 (2),土地侵削。

【注释】

(1)密:致密,这里指冰冻得结实。

(2)小兵:指小的战争。

【翻译】

孟冬实行应在春天发布的政令,那么,冰封地冻就不牢固,地气就会宣泄散发,百姓就会多所流亡。如果实行应在夏天实行的政令,那么,国家就会多暴风,正处冬天而不寒冷,蛰伏的动物就会重新出来。如果实行应在秋天实行的政令,那么,霜雪就不能按时到来,小的战争就会不断发生,外寇就会侵扰边境。

上一篇:精通
下一篇:节丧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