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

《吕氏春秋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,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。它的哲学思想、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,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,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,进行深入的研究。这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侈乐

【题解】

本篇旨在批判“侈乐”,体现了儒家“节乐”的思想。所谓“侈乐”,即违反平正和适的原则,“以巨为美,以众为观”,“和以桐过,不用度量”,一味追求感官刺激的音乐。文章说:“凡古圣王之所为贵乐者,为其乐也”,指出音乐的作用在于使人快乐。然而作为乱世产物的“侈乐”,非但不能使人快乐,反而引起人民的怨恨,伤害君主的生命,这就丧失了音乐的本来意义了。文章批评了纵欲的危害,指出“侈乐”的产生是纵欲的结果,如果“嗜欲无穷”,那么“贪鄙悖乱之心”、“淫佚奸诈之事”就都由此产生了。

【原文】

三曰:

人莫不以其生生,而不知其所以生;人莫不以其知知,而不知其所以知。知其所以知之谓知道,不知其所以知之谓弃宝。弃宝者必离其咎 (1)。世之人主,多以珠玉戈剑为宝,愈多而民愈怨,国人愈危 (2),身愈危累 (3),则失宝之情矣。乱世之乐与此同。为木革之声则若雷 (4),为金石之声则若霆 (5),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。以此骇心气、动耳目、摇荡生则可矣 (6),以此为乐则不乐。故乐愈侈,而民愈郁,国愈乱,主愈卑,则亦失乐之情矣。

【注释】

(1)离:通“罹(lí)”,遭。

(2)国人愈危:“人”字疑衍。

(3)身愈危累:“危”字疑衍。累,忧患,危难。

(4)木:八音之一。古代称金、石、丝、竹、匏(páo)、土、革、木这八种制造乐器的材料为八音。钟为金,磬为石,琴瑟为丝,箫管为竹,笙竽为匏,埙(xūn)为土,鼓为革,柷敔(yǔ)为木。

(5)霆:疾雷。

(6)生:性情。

【翻译】

第三:

人无不依赖自己的生命生存,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是什么;人无不依赖自己的知觉感知,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赖以感知的是什么。知道自己能够感知的原因,就叫懂得道;不知道自己能够感知的原因,就叫舍弃宝物。舍弃宝物的人必定遭殃。世上的君主,大多把珍珠、玉石、长戈和利剑看作宝物。这些宝物越多,百姓就越怨恨,国家就越危险,君主自身就越有忧患,那就失掉了宝物的本来意义了。动乱时代的音乐与此相同。演奏木制、革制乐器的声音就像打雷,演奏铜制、石制乐器的声音就像霹雳,演奏丝竹乐器的声音、歌舞的声音就像喧哗。如果用这样的声音惊吓人的精神,震动人的耳目,摇荡人的性情,那是可以的;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声音作为音乐,那就不能使人快乐了。所以音乐越是奢侈放纵,人民就越是抑郁不乐,国家就越是混乱,君主的地位就越是卑微,这样,也就失去音乐的本来意义了。

【原文】

凡古圣王之所为贵乐者,为其乐也。夏桀、殷纣作为侈乐,大鼓、钟、磬、管、箫之音,以巨为美,以众为观 (1)侈乐诡殊瑰 (2),耳所未尝闻,目所未尝见,务以相过,不用度量。宋之衰也,作为千钟 (3);齐之衰也,作为大吕 (4);楚之衰也,作为巫音 (5)。侈则侈矣,自有道者观之,则失乐之情。失乐之情,其乐不乐。乐不乐者,其民必怨,其生必伤。其生之与乐也,若冰之于炎日,反以自兵 (6)。此生乎不知乐之情,而以侈为务故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观:景象。这里有壮观的意思。

(2)侈乐(chù)诡:奇异。殊瑰:异常的瑰丽。

(3)千钟:钟律之名。

(4)大吕:齐钟名,音协大吕之律,故名大吕。

(5)巫音:古代以舞降神的音乐。

(6)兵:伤害。

【翻译】

古代圣王之所以重视音乐,是因为它能使人快乐。夏桀、殷纣制作奢侈放纵的音乐,随意增大鼓、钟、磬、管、箫等乐器的声音,把声音巨大当作美好,把乐器众多当作壮观;他们的音乐奇异瑰丽,人们的耳朵不曾听到过,眼睛不曾看到过;他们的音乐务求过分,不遵法度。宋国衰微的时候,制作千钟;齐国衰微的时候,制作大吕;楚国衰微的时候,制作巫音。这些音乐,盛大是够盛大了,然而在有道之人看来,却失去了音乐的真谛。失去了音乐的真谛,这样的音乐不能使人快乐。音乐不能使人快乐,人民必定生怨,生命必定受到伤害。生命相对于这种音乐,就像冰遇到炎热的太阳一样,反倒伤害了自己。产生这种后果是由于不懂得音乐的真谛,而致力于奢侈放纵的缘故啊。

【原文】

乐之有情,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。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 (1)。寒、温、劳、逸、饥、饱,此六者非适也。凡养也者,瞻非适而以之适者也。能以久处其适,则生长矣。生也者,其身固静,感而后知,或使之也。遂而不返 (2),制乎嗜欲;制乎嗜欲无穷 (3),则必失其天矣。且夫嗜欲无穷,则必有贪鄙悖乱之心、淫佚奸诈之事矣。故强者劫弱,众者暴寡,勇者凌怯,壮者慠幼 (4),从此生矣。

【注释】

(1)性:通“生”。

(2)遂:顺。这里指顺其放纵之心。返:回,这里有收拢的意思。

(3)无穷:二字疑因下文而衍。

(4)慠(ào):同“傲”。

【翻译】

音乐有真谛,就像是肌肤身体有本性一样。有本性,就一定有生长、保养的问题了。寒冷、炎热、劳累、安逸、饥饿、饱足,这六种情况都不是适中。大凡保养,是指要看到不适中的情况,而使之达到适中。能够使生命长久地处于适中的环境,生命就长久了。生命这个东西,自身本是清静无知的,感受到外物而后才有知觉,这是由于有外物影响它啊!如果放纵其心而不约束,就会被嗜欲所牵制;如果被嗜欲所牵制,就必定危害身心了。再说,嗜欲无穷无尽,那就必然会产生贪婪、卑鄙、犯上作乱的思想,产生淫邪放纵、奸佞欺诈的事情了。所以,强横的劫掠弱小的,人多势众的侵害势孤力单的,勇猛的欺凌怯弱的,强壮的轻慢幼小的,诸如此类的事情就都由此而产生了。

上一篇:大乐
下一篇:适音一作和乐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