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题解】
本篇以尧舜禅让、祁奚荐贤、腹诛子几个事例,从不同角度说明何谓去私;指出君主只有“诛暴而不私”,才能成就王霸之业。
从标题看,本篇当与《贵公》为同一主旨,但思想倾向不像《贵公》那样属于老子学派。文中记述的几则故事,今天仍可作为借鉴。
【原文】
五曰:
天无私覆也,地无私载也,日月无私烛也 (1),四时无私行也。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(2)。
【注释】
(1)烛:照明。
(2)遂:成。
【翻译】
第五:
天覆盖万物,没有偏私;地承载万物,没有偏私;日月普照万物,没有偏私;春夏秋冬更迭交替,没有偏私。天地、日月、四季施与恩德,于是万物得以成长。
【原文】
黄帝言曰:“声禁重,色禁重,衣禁重,香禁重,味禁重,室禁重。 (1)”
【注释】
(1)声禁重……室禁重:大意是,音乐、色彩、衣服、香料、饮食、宫室都要适当,禁止过度。重,过甚。按:这段意思与上下文无关,通篇也无此意,疑为《重己》篇所引,后人转写错误而混入本篇。
【翻译】
黄帝说过:“音乐禁止淫靡,色彩禁止眩目,衣服禁止厚热,香料禁止浓烈,饮食禁止丰美,宫室禁止高大。”
尧有子十人,不与其子而授舜;舜有子九人,不与其子而授禹:至公也。
【翻译】
尧有十个儿子,但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;舜有九个儿子,但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禹:他们是最公正无私的了。
【原文】
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(1):“南阳无令 (2),其谁可而为之?”祁黄羊对曰:“解狐可 (3)。”平公曰:“解狐非子之雠邪 (4)?”对曰:“君问可,非问臣之雠也。”平公曰:“善。”遂用之。国人称善焉 (5)。居有间 (6),平公又问祁黄羊曰:“国无尉 (7),其谁可而为之?”对曰:“午可 (8)。”平公曰:“午非子之子邪?”对曰:“君问可,非问臣之子也。”平公曰:“善。”又遂用之。国人称善焉。孔子闻之曰:“善哉,祁黄羊之论也!外举不避雠,内举不避子。”祁黄羊可谓公矣。
【注释】
(1)晋平公:春秋晋国国君,名彪,公元前557年—前532年在位。祁黄羊:晋大夫,名奚,字黄羊。据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的记载,祁奚荐贤的事发生在晋悼公之时。
(2)南阳:古地名,在今河南济源一带。
(3)解(xiè)狐:晋大夫。
(4)雠(chóu):仇敌。
(5)国人:居住在国都的自由民。
(6)有间:有一定时间。
(7)尉:军尉,平时管理军政,战时兼任主将的御者。
(8)午:指祁午,祁黄羊之子。
【翻译】
晋平公问祁黄羊说:“南阳缺个县令,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?”祁黄羊回答说:“解狐可以。”平公说:“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?”祁黄羊回答说:“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,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。”平公称赞说:“好!”就任用了解狐。国人对此都说好。过了一段时间,平公又问祁黄羊说:“国家缺个军尉,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?”祁黄羊回答说:“祁午可以。”平公说:“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?”回答说:“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,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。”平公称赞说:“好!”就又任用了祁午。国人对此又都说好。孔子听说了这件事,说:“祁黄羊的这些话太好了!推举外人不回避仇敌,推举家人不回避儿子。”祁黄羊可称得上公正无私了。
墨者有钜子腹
(1),居秦,其子杀人,秦惠王曰 (2):“先生之年长矣,非有他子也,寡人已令吏弗诛矣,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。”腹
对曰:“墨者之法曰:‘杀人者死,伤人者刑。’此所以禁杀伤人也。夫禁杀伤人者,天下之大义也。王虽为之赐,而令吏弗诛,腹
不可不行墨者之法。”不许惠王,而遂杀之。子,人之所私也 (3)。忍所私以行大义 (4),钜子可谓公矣。
【注释】
(1)墨者:指战国时的墨家学派,创始人为墨翟。钜子:等于说“大师”。战国时墨家对本学派有重大成就的人的称呼。他书或作“巨子”。腹(tūn):人名。腹,姓;
,名。
(2)秦惠王:战国秦国国君,名驷,公元前337年—前311年在位。
(3)私:偏爱。
(4)忍:忍心,这里是忍心杀掉的意思。
【翻译】
墨家有个大师腹住在秦国,他的儿子杀了人。秦惠王对腹
说:“先生您的年纪已经很大了,又没有别的儿子,我已经下令给司法官不杀他了。希望先生您在这件事上听从我的话吧。”腹
回答说:“墨家的法律规定:‘杀人者处死,伤人者受刑。’这样做为的是严禁杀人、伤人。严禁杀人、伤人,这是天下的大理。大王您虽然赐给我恩惠,命令司法官不杀我的儿子,但是我腹
却不可不执行墨家的法律。”腹
没有应允惠王,最终杀了自己的儿子。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,墨家大师腹
为遵循天下的大理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,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。
庖人调和而弗敢食,故可以为庖。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,则不可以为庖矣。王伯之君亦然。诛暴而不私,以封天下之贤者,故可以为王伯。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,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。
【翻译】
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,所以可以做厨师。假使厨师调和五味却私自把它吃掉,那么这样的人就不可以做厨师了。成就王霸之业的君主也是如此。他们诛杀暴君,自己却不占有他的土地,而是把它分封给有德之人,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。假使他们诛杀暴君却把他的土地占为己有,那么这样的君主也就不能成就王霸之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