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题解】
见《孟春》。
【原文】
一曰:
仲春之月,日在奎 (1),昏弧中 (2),旦建星中 (3)。其日甲乙,其帝太皞,其神句芒,其虫鳞,其音角,律中夹钟 (4)。其数八,其味酸,其臭膻,其祀户,祭先脾。始雨水,桃李华 (5),苍庚鸣 (6),鹰化为鸠。天子居青阳太庙 (7),乘鸾辂,驾苍龙,载青旂,衣青衣,服青玉,食麦与羊,其器疏以达。
【注释】
(1)日在奎:指太阳的位置在奎宿。奎,二十八宿之一,在今仙女座。
(2)弧:星宿名,又名弧矢,在鬼宿之南,今属大犬及船尾座。
(3)建星:星宿名,在斗宿之上,今属人马座。
(4)夹钟:十二律之一。参看《孟春》注。
(5)华:花,开花。
(6)苍庚:黄鹂。
(7)青阳太庙:东向明堂的中间正室。参看《孟春》注。
【翻译】
第一:
仲春二月,太阳的位置在奎宿。初昏时刻,弧矢星出现在南方中天;拂晓时刻,建星出现在南方中天。这个月在天干中属甲乙,主宰之帝是太皞,佐帝之神是句芒,应时的动物是龙鱼之类的鳞族,声音是中和的角音,音律与夹钟相应。这个月的数字是八,味道是酸,气味是膻,要举行的祭祀是户祭,祭祀时的祭品以脾脏为尊。这个月开始下雨,桃李开始开花,黄鹂开始鸣叫,天空中的鹰逐渐为布谷鸟取代。天子居住在东向明堂的正室,乘坐饰有用青凤命名的响铃的车子,车前驾青色的马,车上插绘有龙纹的青色的旗帜;天子穿青色的衣服,佩戴着青色的饰玉,吃的是麦子和羊,使用的器物纹理空疏而通达。
【原文】
是月也,安萌牙 (1),养幼少,存诸孤;择元日,命人社 (2);命有司,省囹圄 (3),去桎梏 (4),无肆掠 (5),止狱讼。
【注释】
(1)萌牙:即萌芽。
(2)社:土神,意为祭祀土神,以祈求五谷丰登。
(3)有司:主管的官吏,这里指掌管刑法的官吏。囹圄(línɡyǔ):牢狱。
(4)桎梏(zhìɡù):刑具,在手上的叫梏,在脚上的叫桎。
(5)肆:陈列,这里指执行死刑后陈尸示众。掠:鞭笞。
【翻译】
这个月,要保护植物的萌芽,养育儿童和少年,抚恤众多的孤儿。选择好的日子,命令老百姓祭祀土神。命令司法官减少关押的人犯,去掉手铐脚镣,不要杀人陈尸和鞭打犯人,制止诉讼之类的事情。
【原文】
是月也,玄鸟至 (1),至之日,以太牢祀于高禖 (2)。天子亲往,后妃率九嫔御 (3),乃礼天子所御 (4),带以弓
(5),授以弓矢 (6),于高禖之前。
【注释】
(1)玄鸟:燕子。相传有娀氏女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,因此后人把它作为男女婚娶的征兆,在它到来时祭祀媒神以求后嗣。
(2)太牢:祭品中牛羊豕(猪)三牲具备叫“太牢”。高禖(méi):即郊禖。禖,主管嫁娶的媒神。因其祠在郊外,故称郊禖。
(3)嫔(pín):古代宫廷中女官名。天子有一后、三夫人、九嫔、二十七世妇。这里九嫔泛指宫中所有女眷。御:侍从。
(4)天子所御:指天子所御幸而有孕的宫眷。
(5)弓(dú):弓套。
(6)授以弓矢:把弓箭授给她。给有孕的女眷带上弓套,授予弓矢,是为了祈求能生男孩,因为弓矢之类都是男子勇士所用之具。
【翻译】
这个月,燕子来到。燕子来到的那天,用牛羊豕三牲祭祀高禖之神。天子亲自前往,后妃率领宫中所有女眷陪从,在高禖神前为天子所御幸而有孕的女眷举行礼仪,给她们带上弓套,并授给她弓和箭。
【原文】
是月也,日夜分 (1),雷乃发声,始电 (2)。蛰虫咸动,开户始出 (3),先雷三日,奋铎以令于兆民曰 (4):“雷且发声,有不戒其容止者 (5),生子不备 (6),必有凶灾。”日夜分,则同度量,钧衡石 (7),角斗桶,正权概 (8)。
【注释】
(1)日夜分:日夜时间相等。
(2)电:打闪。
(3)户:指穴。
(4)奋:振动。铎:指木铎,以木为舌的大铃。古代宣布政教法令,要巡行振鸣木铎以引起众人的警觉。
(5)容止:这里指男女房中事。
(6)备:完备。不备指生的小孩有先天残疾。
(7)钧:均等。衡:秤杆。石(shí):重量单位,古代一百二十斤为一石。
(8)权:秤锤。概:平斗斛的木板。
【翻译】
这个月,日夜平分,开始打雷,打闪。蛰伏的动物都苏醒了,开始从洞穴中钻出来。打雷的前三天,振动木铎向老百姓发布命令说:“凡是不警戒房中之事,在响雷时交合的,生下的孩子必有先天残疾,自己也必有凶险和灾祸。”日夜平分,所以要统一和校正各种度量衡器具。
【原文】
是月也,耕者少舍 (1),乃修阖扇 (2)。寝庙必备 (3)。无作大事 (4),以妨农功。
【注释】
(1)少舍:稍稍休息。
(2)阖扇:门户。用木做的叫阖,用竹苇做的叫扇。
(3)寝庙:古代宗庙中前边祭祖的部分叫庙,后边住人的部分叫寝。
(4)大事:指战争。
【翻译】
这个月,耕作的农夫稍事休息,修整门扇。祭祀先祖的寝庙一定要完整齐备。不要兴兵征伐,以免妨害农事。
【原文】
是月也,无竭川泽,无漉陂池 (1),无焚山林。天子乃献羔开冰 (2),先荐寝庙 (3)。上丁 (4),命乐正入舞舍采 (5);天子乃率三公、九卿、诸侯,亲往视之。中丁 (6),又命乐正入学习乐。
【注释】
(1)漉(lù):竭,使干涸。陂(bēi):积蓄水的池塘。
(2)献羔开冰:古人冬天凿下冰块,藏入冰窖,仲春二月,先要献上羊羔祭祀司寒之神,然后才能打开冰窖取冰。
(3)荐:向鬼神进献。
(4)上丁:一月之中的第一个丁日。
(5)舍:放置。采:指彩帛。
(6)中丁:一个月中旬的丁日。
【翻译】
这个月,不要弄干河川沼泽及蓄水的池塘,不要焚烧山林。天子向司寒之神献上羔羊,打开冰窖,把冰先献给祖先。上旬的丁日,命令乐正进入国学教练舞蹈,把彩帛放在前边行祭祀先师的礼节。天子率领三公、九卿、诸侯亲自去观看。中旬的丁日,又命令乐正进入国学教练音乐。
【原文】
是月也,祀不用牺牲 (1),用圭璧 (2),更皮币。
【注释】
(1)祀不用牺牲:指一般的祈祷之礼不用牺牲。上文提到祀高禖用太牢,开冰窖取冰用羔,都是天子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大礼,不在此例。
(2)圭璧:祭祀时用作符信的玉器。圭,上尖下方的玉器。璧,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。
【翻译】
这个月,一般的祭祀不用牲畜做祭品,而用玉圭、玉璧,或者用皮毛束帛来代替。
【原文】
仲春行秋令,则其国大水,寒气总至 (1),寇戎来征 (2);行冬令,则阳气不胜 (3),麦乃不熟,民多相掠 (4);行夏令,则国乃大旱,暖气早来,虫螟为害 (5)。
【注释】
(1)总:忽然。
(2)寇戎:来犯的敌军。
(3)胜:经受得住。
(4)掠:劫掠。
(5)虫螟:指吃庄稼心儿的虫子。
【翻译】
仲春二月如果发布应在秋天发布的政令,国家就会洪水泛滥,寒气就会突然到来,敌寇就会来侵犯。如果发布应在冬天发布的政令,阳气就经受不住,麦子就不能成熟,百姓间就会频繁出现劫掠之事。如果发布应在夏天发布的政令,国家就会大旱,热气过早来到,庄稼就会遭到虫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