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

《吕氏春秋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,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。它的哲学思想、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,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,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,进行深入的研究。这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功名一作由道

【题解】

本篇旨在论述为君之道。文章以大量生动的比喻说明:要达到目的,必“由其道”。条件具备了,方法对头了,自然水到渠成,否则徒劳无益。本篇劝戒君主要重视人心的向背,指出“欲为天子,民之所走,不可不察”,“所以示民,不可不异”,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。

【原文】

五曰:

由其道,功名之不可得逃,犹表之与影 (1),若呼之与响 (2)。善钓者,出鱼乎十仞之下,饵香也;善弋者,下鸟乎百仞之上,弓良也;善为君者,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 (3),德厚也。水泉深则鱼鳖归之,树木盛则飞鸟归之,庶草茂则禽兽归之,人主贤则豪杰归之。故圣王不务归之者,而务其所以归。

【注释】

(1)表:古代测日影、定时刻所立的标竿。

(2)响:回声。

(3)反舌:指四方各族语音与华夏不同。

【翻译】

第五:

遵循正确的途径猎取功名,功名就无法逃脱,正像日影无法摆脱测日影用的标杆,回声必然伴随呼声一样。善于钓鱼的人能把鱼从十仞深的水下钓出来,这是由于钓饵香美的缘故;善于射猎的人能把鸟从百仞高的空中射下来,这是由于弓好的缘故;善于做君主的人能够使四方各族归顺他,这是由于恩德崇厚的缘故。水泉深广,鱼鳖就会游向那里;树木繁盛,飞鸟就会飞向那里;百草茂密,禽兽就会奔向那里;君主贤明,豪杰就会归依他。所以,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,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。

【原文】

强令之笑不乐;强令之哭不悲;强令之为道也,可以成小 (1),而不可以成大。

【注释】

(1)小:这里指虚名。

【翻译】

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,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,强制命令这种做法只可以成就虚名,而不能成就大业。

【原文】

缶醯黄 (1),蚋聚之 (2),有酸;徒水则必不可。以狸致鼠 (3),以冰致蝇,虽工,不能。以茹鱼去蝇 (4),蝇愈至,不可禁,以致之之道去之也。桀、纣以去之之道致之也,罚虽重,刑虽严,何益?

【注释】

(1)缶(fǒu):瓦器。圆腹,小口,有盖,用以汲水或盛流质。醯(xī):醋。

(2)蚋(ruì):蚊类。

(3)狸(lí):这里指猫。

(4)茹(rú):腐臭。

【翻译】

瓦器中的醋黄了,蚊子之类就聚在那里了,那是因为有酸味的缘故。如果只是水,就一定招不来它们。用猫招引老鼠,用冰招引苍蝇,纵然做法再精巧,也达不到目的。用臭鱼驱除苍蝇,苍蝇会越来越多,不可禁止,这是由于用招引它们的方法去驱除它们的缘故。桀纣企图用破坏太平安定的暴政求得太平安定的局面,惩罚即使再重,刑法即使再严,又有什么益处?

【原文】

大寒既至,民暖是利 (1);大热在上,民清是走 (2)。故民无常处,见利之聚 (3),无之去。欲为天子,民之所走,不可不察。今之世,至寒矣,至热矣,而民无走者,取则行钧也 (4)。欲为天子,所以示民,不可不异也。行不异乱,虽信令 (5),民犹无走。民无走,则王者废矣,暴君幸矣,民绝望矣。故当今之世,有仁人在焉,不可而不此务 (6);有贤主,不可而不此事。

【注释】

(1)民暖是利:等于说“民利暖”。下句“民清是走”等于说“民走清”。

(2)走:奔向。

(3)见利之聚:等于说“聚见利”。聚于见利之处。下句“无之去”等于说“无去(利)”。

(4)取:意同“趣(qū)”,奔赴。钧:通“均”。

(5)信(shēn):通“伸”。

(6)可而:相当于“可以”。

【翻译】

严寒到了,人民就追求温暖;酷暑临头,人民就奔向清凉。因此,人民没有固定的居处,他们总是聚集在可以看到利益的地方,离开那些没有利益的地方。想要作天子,对于人民奔走的原因不可不仔细察辨。如今的人世,寒冷到极点了,炎热到极点了,而人民之所以不奔向谁,是由于是因为所要去的地方君主所作所为都是同样的坏啊!所以,想作天子,用来显示给人民的就不可不与此相区别。如果君主的言行与暴乱之君的没有什么区别,那么即使下命令,人民也不会趋附他。如果人民不趋附谁,那么,成就王业的人就不会出现了,暴君就庆幸了,人民就绝望了。所以,在今天的世上如果有仁义之人在,不可不勉力从事这件事;如果有贤明的君主在,不可不致力于这件事。

【原文】

贤不肖不可以相分 (1),若命之不可易,若美恶之不可移。桀、纣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能尽害天下之民,而不能得贤名之 (2)。关龙逢、王子比干能以要领之死争其上之过 (3),而不能与之贤名。名固不可以相分,必由其理。

【注释】

(1)不相分:“不”字误衍。分:分给。

(2)不能得贤名之:意思是,不能获得贤明之名。谥法:贼人多杀曰桀,残义损善曰纣。

(3)关龙逢(pénɡ):夏桀之臣。传说夏桀暴虐无道,关龙逢极力劝谏,被桀所杀。王子比干:殷纣的叔伯父(一说纣的庶兄)。传说纣荒淫暴虐,比干犯颜强谏,被纣剖心而死。要:古“腰”字。领:脖子。争(zhènɡ):诤谏。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诤”。

【翻译】

贤明的名声与不肖的名声不能由别人给予,全由自己的言行而定,这就像命运不可更改,美恶不可移易一样。桀纣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能遍害天下的人,却不能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。关龙逢、王子比干能以死谏诤其君的过错,却不能给他们争得好名声。名声本来就不能由别人给予,它只能遵循一定的途径获得。

上一篇:当染
下一篇:季春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